海洋國家實驗室確立三大戰略任務 推動中國大洋鉆探船建設
更新時間:2016-03-28
閱讀次數:3990
記者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獲悉,結合國家十三五規劃,海洋國家實驗室圍繞氣候、環境、資源、能源、食品、國防安全等國家重大需求,確立了“透明海洋”、“藍色生命”、“海底資源”三大戰略任務,設立了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等六大研究方向,大跨度地整合優勢力量,建設了八個功能實驗室,同時啟動了聯合實驗室和開放實驗室的建設。
“透明海洋”戰略任務包括海洋觀測系統建設、海洋過程與機理研究、海洋現象的預測、海洋信息服務等四個方面。通過建設覆蓋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兩洋一?!保┑暮Q笥^測系統,實時或準實時地獲取這一海區不同空間尺度的海洋環境綜合信息,研究其能量物質輸運過程多尺度變化的機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海洋環境、資源與氣候變化的預報和預測系統,從而實現海洋狀態、過程和變化透明,“看得清、道得明、報得準”,是海洋國家實驗室正在實施的重大工程。實驗室已啟動了“兩洋一?!庇^測系統的建設,初步構建了全球最大的潛標觀測網,并在基金委的資助下,開始研發“智能浮標”以構建覆蓋該海區的水下多學科智能浮標觀測網?!八{色生命”戰略任務瞄準深藍漁業發展和藍色藥庫建設?!昂5走^程”戰略任務主要瞄準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以及礦產資源,充分發揮青島海洋科技綜合優勢,推動海水養殖的藍色浪潮,發展以海洋天然藥物為中心的藍色藥業。
圍繞著三大戰略任務,海洋國家實驗室啟動了一批重大科學平臺的建設,包括大型深遠??瓶即?、海洋模擬器、海洋藥物篩選平臺、分子生物學平臺、海洋高端儀器研發平臺、濱海實驗平臺等。實驗室擁有“科學號”、“東方紅2”、”東方紅3”(在建)等一支覆蓋近岸、近海、深海、遠洋的大型綜合科考船隊、擁有“蛟龍”號深潛和4500m ROV、并正在推動中國大洋鉆探船的建設,以形成“深潛、深鉆、深測”的強大能力,確立我國在全球深海競爭中的主導地位。
海洋國家實驗室針對近海生態系統健康面臨著嚴峻壓力,生態災害發生的形式日益多樣,持續時間和發生規模呈上升趨勢的局面,適時啟動了近海生態災害研究專項,組織相關團隊圍繞近海的綠潮、水母和赤潮等生態災害問題,從災害成因、危害、預測和防控等方面深入開展工作,力爭突破一系列與生態災害機理和防控策略有關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力爭對黃海綠潮防控形成系統解決方案。
據了解,海洋國家實驗室未來發展將與國家十三五規劃充分融合,以打造全球海洋科技的高地、海洋強國建設的支撐、藍色硅谷發展的引擎作為自己的戰略定位,依托青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提升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引領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并逐步成為全球海洋科學新思想、新技術、重大國際合作計劃的發源地。
|